首页 南京站 南京秦汉胡同国学书院 箫的颤音技巧有哪些
南京秦汉胡同国学书院 136篇文章 1360次浏览
向全世界传播分享中华文化精粹,让艺术照耀生活,让世界柔软。
立即咨询

箫的颤音技巧有哪些

  在箫的吹奏中,颤音是一种常用技巧。那么箫的颤音技巧是怎么样的呢?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箫的颤音技巧,欢迎阅读。
  箫的颤音技巧
  颤音的效果与弦乐器上的颤指相似,练习时要使每个手指都能独立打颤,颤音的快慢要根据乐曲的感情和速度而定。
  颤音,又称“打点”,或称“擞音”,效果与弦乐器上的颤指相似。
  颤音的奏法是:先将本音发出,紧接着均匀、迅速开闭本音上方二度音孔,使本音与其上方二度音快速,均匀的交替出现。颤音用“tr”来标记。
  二度颤音:开闭本音的上方二度音孔。除了常用的二度颤音外,还有三度颤音、四度颤音(不常用)等。三度颤音就是开闭本音的上方三度音孔。
  在我国少数民族音乐中,如内蒙古、等民间音乐中常用三度指颤音。
  颤音的快慢(手指运动的频率)要根据乐曲的感情和速度而定。
  颤音是一种常用技巧,在练习颤音时要使每个手指都能独立打颤,三度颤音是两个手指同时动作,要求迅速而均匀,不得忽快忽慢。颤音的练习要求一次能达到十五秒钟之久,相当于慢板的八拍左右。
  在实际演奏中,颤音有由慢渐快的,也有由慢渐快再渐慢回到本位音不颤的。
  洞箫的音域
  管乐器音域的宽窄,除了决定于制作工艺是否优良,吹奏技巧是否得当,以及指法组合是否恰当等因素而外,还同管乐器的量度有关。
  量度是物理学名词,是指管乐器吹奏一端的内径同管长的比值。量度对管乐器的声学性质(音色和音域)有着重大影响。例如五度超吹乐器的单簧管,若不借助高音孔就无法吹出比基音高十二度的第二泛音,就没有现今宽广的音域;中国的管子同样是五度超吹乐器,却毋须借助高音孔就能轻松地奏出第二泛音来。单簧管与中国管子音乐声学性质上的这一差别,乃是由量度决定的。原来就五度超吹乐器来说,量度越大,超吹音就越容易被激发;量度小,超吹音则不容易被激发。可在箫笛一类八度超吹的管乐器上,量度对它们声学性质的影响,就恰恰同五度超吹乐器相反:量度越小,超吹音越容易被激发。
  人们根据常识就可以知道,管乐器的管子越长音越低,管径越大音也越低。因此,低音管乐器的内径大、管子长;高音管乐器的管径小、管子也就短。但是管径的粗细、管子的长短都是有限度的。笔者曾对箫、笛一类的管乐器作过实验分析:当箫、笛的管子长到一定限度时,基音就无法吹出,所吹出的也只能是第*泛音。对于洞箫的管长笔者所作的测算是:管长超出管内径的50倍(即量度小于0.02)时,吹出的便是高八度的第*泛音;若将末端掩没(此时箫管已成了五度超吹乐器),当管长超出管内径的25倍(即量度小于0.04)时,吹出的便是第二泛音。再以簧哨乐器来说,作为五度超吹乐器的单簧管,由于管径小、管子长,以至于量度小,除基音外,第二泛音的奏出必须借助高音孔,而同样是五度超吹乐器的中国乐器管子,由于量度大,毋须借助高音孔也能方便地吹出第二泛音。
  “量度”对管乐器声学性质的影响,是一个至今未曾引起人们充分注意的问题。量度的正确运用,对箫、笛音域的增扩和音色的选择,有着很大的意义。例如洞箫(筒音为d1)的内径一般在1.6厘米,有效管长约52厘米,其量度约为0.031,而琴箫内径一般为1.4厘米,有效管长约为60厘米,其量度约为0.023。为此,琴箫的高音比洞箫还要容易被激发,音域也就比洞箫略宽。
  洞箫为次中音乐器,音区比曲笛低纯四度,音域与笛子相似。洞箫的常用音域为d1—e3;若演奏得当,音域则可扩为d1—g3或更宽。
  洞箫的音色
  洞箫的音色同笛子相比,显得格外的恬静、秀雅,但音量小、发音不及笛子敏锐,便成了洞箫的弱点。
  洞箫的音色同管径和吹奏方法密切相关,除此之外,制作方法是否得当也同样重要。洞箫同所有的乐器一样,音色具有大音色与小音色的区分。如小提琴,名琴同一般的琴所奏出的虽然都是小提琴的音色,但它们之间的音质却有天渊之别。制作精当的箫、笛,由于发音敏锐,演奏起来省力,其音色、音量的控制亦十分方便,使演奏者能随心所欲。音色能否随意变化和音量能否自由控制,是箫、笛制作优劣的重要标准之一。吹口开挖得当与否是制作的关键所在。
  以上所述为做工粗细对音色的影响,而就演奏方确与否对音色的影响应至关重要。卫仲乐先生曾经说过,洞箫应该力求“高音似笛,低音似钟”,当然,“高音似笛”却不是笛。要达到这一要求,其要领在于口形的正确掌握:口缝要圆,口腔要适当打开,以利于共鸣。笔者曾经做过试验,用人工吹口吹奏箫、笛,发现其制作材料无论是优、劣;制作工艺的精、粗,其音色同样空洞、单调,很难辨别各自的优劣。受此启发,笔者曾有意识地对口形、口腔状态与箫、笛的音色之间的关系作了比较仔细地研究,发现同一支洞箫至少可以吹奏出三、四种有明显差异的音色;管径大,音色的可塑性就大。这都取决于口腔打开的程度。
  一般地说,口腔的打开程度,视管径的粗细和吹孔的大小而定:管径小、吹口小,口缝要小,口腔也就小;若管径大、吹口深宽,口缝要适当放大,口腔也要大。口腔的适当打开,不仅能避免吹奏出的音色干瘪,以保证发音坚实,同时还极有利于洞箫音色的变换和音量的随意控制。这恐怕是很多年轻洞箫演奏者所没有注意的。
  洞箫的音量尽管柔弱,其音量和音色还是有一定可塑性的——当然其音量的大小变化和音色的变换,要远比笛子困难得多。这音量的控制和音色的变化,全凭口缝和口腔的大小变换来控制。这是需要认真体味的。
  洞箫演奏上与笛子发音上的*大差别就是,洞箫发音的初始,不能用舌尖抵于门齿上,因此没有明显的音头。为此,发音之初就得保证口风的准确方向和适当的力度,否则其音色就必然欠柔和。这是初学洞箫的一大难点。

免责声明:机构动态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,本网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、排版、编辑,是出于传递 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。
请输入您想学的课程
请输入您的姓名
请输入您的手机号
立即选课
30分钟内已有50人预约试听课程